根據中華民國服飾品質促進協會統計顯示,事故衣物中褪色,變色及移染所佔的比率是3.2%可見洗衣業者對於纖維及染料之間的關係不可不知,染料依衣料需求與纖維之適應性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選擇染料所依循的方向卻不難掌握.
視覺效果---依設計需求
耐洗滌性---耐水,耐溶劑
抗物理性傷害---磨擦及溫度變化
抗化學性傷害---酸,鹼,光線
對於服裝設計師而言視覺效果是最敏感的,可是他們卻往往忽略了服飾保養上非常重要的其它各因素
以下類舉幾項因染料選擇失當所引起的問題:
一般衣料所用的染料大都可耐乾洗溶劑,但某些染料對水的色牢度卻很差;因此汗液,食物或飲料潑濺都可能引起滲色或褪色.由於這類染料屬於水溶性.對於一些必須用到水或水性化學劑才能去除的汙漬就無法洗淨或造成褪色現象.
絲料的色澤流失是極為常見的,其起因包含了所有可能的範圍,就質料本身而言絲料對染料的包容力非常小,所以絲質衣服除了一定要乾洗外穿著和洗滌過程都必需十分謹慎,例如:光線ˋ水份ˋ食物ˋ飲料ˋ磨擦ˋ溫度ˋ汗液ˋ髮膠ˋ香水…….等.均會造成染料與質料的分離並且在洗滌過程中流失,因此,用於絲質的染料選擇上必須更加嚴格.
衣料表面色澤暴露於光照下,可能會變淺,變暗或變黃,一件衣服掛著展示時,其肩部與袖子最容易褪色,而口袋等未經光照部份會保持原來色澤.這是由於有些染料對光照十分敏感,例如:藍與綠色調的染料比其它顏色的染料較容易褪色.光源中的紫外線會改變染料的化學結構而引起變色.纖維的成分,染料的種類,光源的類別(日光或燈光,直接或間接照射)以及光照時間的長短,都是決定衣料抗光色牢度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染料的選擇更是決定的關鍵.
衣物穿用時,難免會潑濺或接觸到酸性物質,但只要盡快送洗就可避免永久性變色.因為酸變色乃是漸漸發展出來並非立刻可察覺的.洗滌時會使變色明顯,但褪色絕非因洗滌而起.燙髮液或某些護髮水通常是無色的,因此剛接觸到衣料時可能還看不見,整燙及烘乾時的熱能會加速其反應,或只是擱放一段時間,同樣也會出現褪色現象.
在如此多樣造成褪色的因素中,洗衣業者總是被社會大眾所誤解,唯有我們在作業程序中小心謹慎方可避免,門市人員為顧客服務時發現任何問題都應事先說明,技術人員於洗滌過程中應發揮專業素養,盡力防範未然,所以洗衣從業人員都應精進專業技術,提升服務品質.